今天終於去歷史博物館看了梵谷畫展,我和茱兒買了導覽DVD,從頭細細地看,雖然沒有感受到廣告上某人說的心靈震撼,但總結起來,收穫其實非常豐碩。

收穫一:原來大畫家是這樣長大的

這個畫展內容很豐富完整,有一半以上是梵谷早期開始習作到摸索出自我風格前的各式作品。從這些筆觸構圖拙劣的習作中,可以看見一個大師的成長過程。

因為我小時候玩素描和國畫,也是自己看著藝術圖書公司的畫冊摸索練習的,所以看著梵谷早期的素描和仿作作品,感覺格外親切。那怪怪的構圖和比例,從一開始的怎麼改都不對勁、到後來一下筆渾然天成,這中間的轉變細看來真的很有趣。

展出的幾幅農夫農耕和生活素描中,這農人的面貌和身材比例都一樣,可見此時梵谷的素描功力其實很不錯了。看他在描繪縫衣的婦人時,手勢姿態、布料的質感、面貌衣褶的光影,在每幅畫中都有不同的嚐試和進步。從海牙街道速寫中不大對勁的空間比例,到後來他畫那個瀕死女人時,熟練又揮灑自如的筆法與線條,差異真是大呀!一路看來,我真欣賞這畫展籌辦時的選畫與安排。

雖然那幅仿印象派點描的餐館內部,我覺得只有地板畫得好,其他地方、尤其中央牆壁的紅綠色點看來好拙劣;我也不喜歡他在薰衣草田處理花朵時敷衍似的紫色平塗。可是如果當作試驗性的習作來看,這兩幅卻是內容很豐富的畫作,就像是十字繡的sampler(針法樣本集)一樣,活生生的實驗報告:怎樣點出來會是怎樣的效果、勾邊填色的房子對比沒勾邊看不出立體感的花叢......

看了讓我也很想回家整理一下歷年來茱兒和豚兒的畫作,看看他們成長演變的軌跡呢!

 

收穫二:確定梵谷不是我的菜

無論是筆法、用色或是構圖,這個展覽中的大部分畫作並沒有引起我的共鳴。

只有在看到那幅「柏樹與兩個女人」的墨水筆草稿時,那柳條筆的漩渦筆觸不知勾到了我腦中的什麼地方,讓我的視線不自覺地沿著這些筆觸,細細地在畫中各處游移,心神好像掉進去了一般。看向它右邊的大幅油畫版本,那黑硬的墨綠漩渦的確也吸引了我的目光,但只帶給我滿心的躁動不安。

也許這些畫作的藝術價值很高,但在我有限的藝術涵養中,實在感受不到它們的特異之處。那些厚重深暗的色調與筆觸,讓我覺得不太舒服;即使是那些明亮一些的作品,也帶著八月台北街頭炎熱煩躁的混亂感,叫人想速速逃離。我不會想要在身邊擺上一幅這種畫作時時觀看的。

我喜歡的是Norman Rockwell式的溫馨細緻、在畫中每個角落都帶著寬容與幽默,讓人隨時一眼瞧見,都會不自覺露出溫暖的笑容。對!藝術評論家說他的畫只是商業作品,沒有什麼藝術價值。但在我這個俗人的眼裡,它們可以引發我心中的愉悅滿足、讓我百看不厭、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要接近、擁有。

或是達文西,但不是他的油畫。我喜歡他的筆記、人體素描和工程藍圖,那精細的筆觸、敏銳的觀察、狂放的想像力、緻密的科學思維......其中不時迸濺出的智慧火花,讓人深深著迷。

而在這整個梵谷展覽中我唯一想要一看再看、也勾起我些許購買意願的,只有那幅A4大小的單色草稿,雖然它也沒有激起我心中什麼強烈的感動。

往好處想,至少我今天弄清楚了,我與這個畫家無緣,將來我不會再花錢花時間在他的展覽與作品上;聽到別人對他的推崇時,我也可以像是聽人吹捧她的男朋友時一般超然,可以認同他在她眼中的完美,也清楚自己不會跟著她一起愛上他!


收穫三:茱兒可以自己聽導覽了!

茱兒看別人都拿著行動電話似的導覽機邊聽邊看,跟我說她也很想要,所以我們又退回入口處弄了一個。根據以往的經驗,小妮子聽了幾段就會膩了,豚兒不耐煩聽,老爺不會有興趣,總是匆匆走在前頭,所以我也常來不及聽完,因此今天也買了可以帶回家看的導覽光碟,加導覽機租金一共299元。

茱兒學會了怎麼用導覽機後,就滿展覽室找導覽標籤,有模有樣地跟著人家邊聽邊看。這導覽其實有點像巧虎CD的深度和說故事風格,對茱兒來說並不難,雖不知她究竟聽進了多少,但那認真的模樣真是可愛極了。

後來我們娘兒倆頭並頭,耳朵湊著導覽機一幅幅作品地聽過去,慢慢地把整個畫展看完。這時老爺和豚兒早買完紀念品,上忘言軒喝茶看花去了。

真高興!我終於找到可以一起看展覽的伴兒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凱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