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問題:
1. 薑要怎麼去皮?
2. 薑為什麼要去皮?

老實說,我還真回答不了第二個問題。

至於第一個問題,就非常簡單了。

好像台灣的烹飪節目中,對薑的準備法都沒有太多著墨,彷彿是一種非常理所當然的、簡單到不可能有人不會的基本常識,每一個下廚的人都一定會。頂多就交代一下分量、是要切絲切片還是拍裂。

在美國唸書時,發現對西方人來說,薑是一種很少用的食材,尤其是新鮮的生薑,在二十年前的美國還要到中國城才買得到。所以他們的烹飪節目或是書籍裡面,就會很慎重地介紹一下這東西從採買到烹煮的注意事項。

記得那時有一個好像是從香港過去的烹飪老師Martin Yan,開了一個電視節目教老外做中國菜,叫做 「Yan Can Cook」。他拿著中式大菜刀,快如閃電的切菜手法,很具娛樂效果。可是他有個讓我很疑惑的習慣,就是把生薑先去皮後再切小或拍碎,後來我發現大多外國廚師也是把生薑削皮後再用。這跟我從小在台灣的經驗完全不一樣,我們家都是把生薑外表的泥沙細細刷洗乾淨後,帶皮直接用的。

為什麼要去皮?到現在我還是沒搞清楚,只是感覺這樣好像是精緻了一些。

但是看到很多外國人把生薑削皮的方法,是直接用刀連皮帶肉地去掉一大圈,一支薑最後削成一根長方體,剩下大概一半。

要知道,生薑─尤是在外國買─是很貴的耶!

後來在一位Oregon來的廚師Caprille的節目裡頭,看到她教的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方法:用湯匙刮。

其實用任何湯匙都可以,後來我發現用叉子側面、奶油刀、或是其他不鋒利的金屬邊緣都可以。最好是用那種十元商店買的小湯匙,厚度薄邊緣又沒有磨圓處理,帶一點會割手的感覺,最好用。

只要沿著生薑凹凸崎嶇的表面刮,不必用太大的力氣,薑本身的纖維可以讓你只刮掉表皮和非常少的肉。只有在遇到腐爛乾枯的地方時,下手重一點,就可以挖掉一大塊,這時會需要切斷一些纖維,所以利一點的湯匙比較好用。

而且要用多少刮多少,不必一次用完一大支薑。刮好後用水稍微沖一下,一顆黃澄澄、曲線玲瓏的裸薑就現身了,整個過程只要一兩分鐘。

所以我現在用生薑常常要去皮的原因只有一個:刮著玩玩,反正不費什麼事嘛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凱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