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接觸羊毛氈差不多在十年前,是因為幫豚兒挑選華德福(Waldorf School)的教材時,學到這個好玩的東西。

因為這個教育體系下的小孩有非常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,男女都要學的紡織、縫紉等知識讓我這個城市土包子大開眼界。羊毛氈製作在歐美小學課程中本就常見,華德福的小孩連紡紗、織布都要學,我跟著一起學,過癮極了。

其實羊毛氈是生活上非常實用的東西,也是比紡織、編織更早被人類運用的布料作法,不論東西方,只要有羊毛的地方,都有毛氈的製作。毛氈結實、保暖、防水、耐磨、重量輕、不易破損,在生活上的用途極廣。不管做鞋做帽做墊做毯、做帳篷(蒙古包),從撞球檯表面到房屋結構的減振,到不少樂器的零件,都有羊毛氈的身影。並不只是拿來做小孩的毛氈布偶劇,或是手藝愛好者做個包包或是玩偶而已。

那時學的是現在所謂的濕氈。這個也是從古到今主要的羊毛氈做法。現在的手工藝做法還有不碰水只用針戳的針氈。也有算是「偷吃步」做法的先織再洗的fulling,利用洗衣機幫忙,非常省力(我最近還用這方法毀了一件茱兒的毛料大衣......)

這篇文章,就是把我學到的心得記錄下來,偏見與謬誤斷然不少。若要周全完備,還請去找專家了。

關於羊毛為什麼會氈化

羊毛氈化跟我們頭髮打結的道理差不多,貓咪嗝出的毛球其實也就是團小毛氈。洗髮精廣告教過我們,毛髮上包著一層鱗片,遇上熱水加肥皂,毛鱗片就會張開,整根頭髮會像個長長的松果一樣 (想看漂亮的圖片請自行搜索洗髮精廠商的網頁)。如果沒有用潤絲精把這些鱗片包起來,幾根頭髮一碰頭,鱗片勾纏住就分不開了。

這時如果讓這些毛髮一直互相摩擦,就會約勾越緊,成為一團硬球,這是我們長頭髮的女生每天早上都會咒罵的現象。

羊毛就是羊的頭髮,而且羊毛比人類的頭髮還要細,又像捲髮的人種一樣,毛髮的斷面是扁的,整根毛髮長得曲曲折折,鱗片不用張開就很容易纏在一起了。而且牠們的毛又長又多,比兔子、水獺的毛都容易收集,所以人類就拿羊毛來做毛氈啦。(我猜貴賓狗的毛應該也可以做毛氈)

結論:羊毛氈化是因為毛髮的鱗片互相勾纏,緊密集結而成的。加上熱水和肥皂(其實好像只要弱鹼性的環境就可以了),讓毛髮的鱗片張開;用重壓或搓揉來促進毛髮間的互相摩擦,這樣勾纏得會更緊密、更快速,也就是氈化得更快了。

做法一、濕氈 (wet felting)

用濕氈的方法可以很快地完成一大片的羊毛氈。主要方法就是將羊毛堆疊起來,加水(熱水最好)、肥皂,敲打或是揉搓到羊毛糾結縮緊成一整塊毛氈為止。

以前我學到的「小兒科」濕氈做法,是給幼稚園小孩玩的:將精梳過的羊毛撕成小束,平行鋪成薄薄一片,上面再鋪第二層,可是纖維的方向要跟第一層互相垂直。再鋪一層,纖維方向又轉90度,就這樣一層橫一層直地舖很多層,疊得厚厚地才停手。相信我,一定要堆很高,因為最後洗出來的毛氈厚度,只有原先羊毛堆厚度的二十分之一不到。

最上面一層,可以用一些不同顏色的羊毛,鋪排出花樣,像是一朵花、一個太陽之類的。

用手把這堆羊毛壓壓實,捧起來放到一個不怕水的地方,在上面均勻的淋一點水,開始用手指拍壓(小娃娃可以用手掌拍),等羊毛片稍微結實一點時,就可以放在塑膠袋上,像捲餅般捲起來,放進溫熱的肥皂水裡頭,開始擠捏。最好不要用揉搓的,因為會變形,出來後不是平整的一片。這樣做到毛氈成滿意的緊度時,就可以停止,用清水洗去肥皂,攤平晾乾。然後就可以帶回家送給媽媽當禮物了。

這樣氈出來的花樣圖形,邊緣參差不齊,有一種棉紙貼畫般暈染的朦朧美。

要做氈球就把一團毛用雙掌搓湯圓般揉搓,不時沾一點肥皂水或是乾脆在肥皂水裡搓,到需要的緊實度就可以了。

如果要控制最後成品的大小和形狀,可以用塑膠板、氣泡布幫忙塑形,最後晾乾時也要用東西撐著,以免縮水過頭。(我為自己做過一頂法式貝雷帽,乾後小到連嬰兒期的茱兒都戴不下)

到了現實世界的大件作品,做法就粗曠多了,錘揉踩踏樣樣都有。看蒙古人策馬拖著一捆濕氈在野地裡奔馳,感覺真是豪放!

 

做法二、針氈 (needle felting)

針氈是用特殊的戳針,攪動小範圍的羊毛纖維造成摩擦,就會形成一個小小的糾結區。戳戳戳戳戳....只要有充足的耐心和時間,就可以做出細緻的作品。

這樣做出來的多半是小型的成品,一般是立體的,也可以用這方法在其他毛氈成品上加上羊毛,用針氈出圖形字樣,可以做出邊界清晰的圖形(要毛毛的也辦得到)

上面是單支戳針的大致構造,柄部平滑,針表面的凸起都很微小,所以雖然摸來粗粗的,可是不會扎手,也不會把毛纖維勾起來。針尖非常銳利,這樣才容易戳進緊密的毛氈隙縫。另一個好處是又尖又小,被戳到時不會很痛,有時直到看見手染血了,才會發現被戳到了。

針氈的過程中,是要針上的突起與毛纖維互相摩擦才會氈結,所以是要靠戳的次數而不是戳的力道,輕輕地戳比較好控制也比較安全。順著針的方向進出是最有效率的,任何側向的挑動或是擠壓的動作反而容易將毛纖維挑鬆,也容易把針弄斷。會氈化糾結的是針身上有突起的部分,所以光是用表面平滑的針尖部位淺淺地戳刺是沒有用的,要戳的夠深才有用。

這是針氈比濕氈多的唯一必備工具。這一支針約要30到50塊錢台幣,好好使用,光靠一支針就可以玩很久,做很多成品。其他的像是襯墊、毛刷、模型等都可以採用平常家用物品,若只是小玩一下,不必在上頭花錢。

做細部的工作時,只用一支針,大面積的地方,可以選用比較粗的針,或是用幾支針一起戳會快些。有專用的手把可以將三五支針平行地固定好,一個手把要好幾百塊錢,平時用到的機會不超過一半,但效率很好,對常做的人算是個值得考慮的投資。我因為針都捏得很緊,做一會兒指頭就發腫發疼,所以這次狠狠開了一筆錢買個一到三支針都可以用的手把:(我在博客來買的,九折,花了423元)

 

做法三、編織法 (Fulling)

這是把已經織成布、或是編織成衣物的羊毛製品,一樣用水用肥皂(或是鹼)加上攪動,讓裡頭的羊毛氈化而成。因為羊毛已經被織成有一定形狀的物品了,所以可以用比較粗魯的方式對待。

我用這方法做過茱兒的嬰兒帽、嬰兒鞋,凱媽也做過一頂氈帽。我們是用鉤針勾成需要成品的兩倍到三倍大小,然後放進洗衣袋、丟進洗衣機,加肥皂水讓它去攪。如果洗衣機有熱水,那就更快了。切記,用這方法很快,所以要常拿出來檢查大小,寧願不夠再繼續攪,也不要攪過頭縮得太小,就沒得救了。

其實這方法很多人都用過。該送乾洗的毛衣一旦不小心進了洗衣機,下場就是羊毛氈一件,運氣好的話,剛好縮到家裡狗兒能穿的大小,就不會浪費這次的實驗了。

 

 

查資料的過程中遇到兩個不錯的地方,一起分享:

羊毛氈製作影片分享__Kuri's羊毛氈手作+遊走。。。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urisayhi@kimo.com/article?mid=296&prev=301&next=287

Maggie's 羊毛氈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maggieho8227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凱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